各國勞工引進
 

越南

 

 民俗風情

越南受中國統治已有數百年,生活及風俗習慣與中國人
相近,包括使用漢字;越人與漢人亦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甚至語言與中國南方省分大都相似。

可以說越南是中國大陸以外,風俗習慣最接近台灣的地
區。

只不過自1858至1954年的96年法國統治之間,漢字及華
語等大部份被改變,拼音文字取代了方塊漢字,但是仍
有70%的拼音可以與漢字相對應,而且風俗習慣與思考
方式亦保持不變,唯一不同的是,越南少吃肉而多吃青
菜。


 民族特性

節慶:9/2越南共和國國慶。越南目前所使用的農曆與中國完全相同,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節、七夕、中
元節、中秋節,與台灣一模一樣。

體制:越南在1976年獨立之後,於1980年沿用了共產國家的政治體系模式:憲法採國務議制,規定人民必須透過中央
之「國務會議」及地方的「人民大會」行使權利。國務會議為最高代議及權力機關。議員由民選產生,其主要的地位
僅次於共黨總書記及總理。國務委員會為國務議會最高常設機構,主席為國家對內對外的代表。「人民大會」的議員
亦由民選產生,選出的人民委員會負責地方行政工作。一般而言,政治極為穩定。

信仰: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使人民心靈上有了寄託。另外值得一提的宗教為高台教,其塑像融合佛祖、觀音、關公
、孔子、老子、孫中山、拿破崙等聖人與名人,一個巨型的綠色圓球中央刻有一隻巨眼,正是高台教的標誌,此宗教
也廣受越南人歡迎,約有170萬人信仰,教徒遍及全國大小村落。

膚色:最近似台灣人。 

 


 人民生活概況

越勞輸出歷史:越南人民天性聰明且雙手靈巧,對於講求
技術性的工作,如電子與紡織等皆能勝任。也因為越南民
族形成之初,母系社會特徵明顯,因而養成越南女性任勞
任怨、刻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其在女傭及看護工等工作表
現傑出。越南早在1980年代即有數萬的越勞輸出。

教育程度:越勞國民義務教育為十二年,越南教育部規定
自小學五年起,必修第二外國語,約80%選擇英語,10%
選擇華語、10%選擇法語。平均教育水準:70%為高中水
準,30%為大學及以上水準。  

重要節日:元月一日 新年 二月三日 創黨紀念日 四月三十
日 西貢解放日五月一日 勞動節 五月十九日 胡志明誕辰九
月二日 國慶

語言與文字:越南語基本上是一個單音多聲的語言,每個音有六聲,不同的聲調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在越南語的六聲
中,包括一個音和五個不同的重言。      

政治環境:越南地處中南半島,首當其衝的位置富有相當的經濟利益,變成了列強必爭之地;越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是
進入中南半島的門戶,因此也構成了它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越南前前後後受異族統治的時間有一千兩百年,獨立時間有八百多年,而正式全面戰爭時間又有
五十八年,直到1975年佔領西貢後,正式達成統一,直到1976年七月二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正式成立。  
全國有卅六個省、四個特別行政區。1990年才正式對外經濟開放, 在這段統一的二十四個年頭裡,可說是歷史上難
得的階段,也是一個穩定時期,對於其經濟重建與發展而言,也有其正面的意義。

  工作狀況

原則上越勞與五O年代的台灣人一樣,非常勤勞節儉有可吃苦耐勞,雇主在管理尚可比照一般本勞管理模式,不要有
歧視或辱罵行為,而且每五十名越勞,政府即配有一名華語翻譯,負責溝通與生活管教,公司可不用投入太多精神放
在管理上。

  注意事項

越南人民自尊心特別強烈,如有犯錯,宜以溫和方式勸導;因越戰而導致越南人民仇美心態迄今未消,故應避免在越南人民面前誇讚美國。亦應盡量避免與其談論越南政治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