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勞工引進
 

 印尼

 

民俗風情

1.重親情、重承諾、重名譽、對長輩重禮節。

2.米飯為主食,多用南洋風味香料做調味,因為信奉回教,故多
數印尼人不吃豬肉。

3.朝拜阿拉,習慣上一天五次,可約束為一次。

 

 

 

民族特性

 

六十年代排華,政府機關、工作機會由印人獨占,華人只得做生意,結果華人做生意賺大錢,在經濟上具舉足輕重
的地位。

西爪哇人慓悍,東爪哇中爪哇心性溫馴(目前台灣引進外勞多數來至該區域)。宗教承認多妻制,只要養得起,娶
四、五位太太很平常。僅須宗教註冊即可。太太大都住在一起,政府承認一妻制。男女比例:一比四。屬母性社會。

女人遵守四從八德,男人不須當兵,想當兵要送紅包,因當兵可升官發財。

印傭到中東沙烏地當幫傭者,約9%被強暴,但仍願前往。主要是能就近朝聖麥加,被視為一種榮譽,在家鄉面對親
友覺得有面子。  

       

工作狀況

1.篤信回教、性情溫和:多數為虔誠的回教徒,受教義影響,個性溫和、善良、生活單純、不喝酒、不賭博。
責:國土大、人口過多、工作機會少,多數人找不到工作可做,皆以農耕或者打零工來賺錢糊口。
再加上小島與小島之間常有種族戰亂,諸多因素造成人民養成任勞任怨,做事勤儉、細心已増取更好的生存空間。

3.服從性好、配合度高:遵守和重視教義及在戰亂中成長的印尼人民,自我意識、主張偏低,服從性相對較高,
故不論工作內容或加班情況,抱怨、反彈情況較少。

4.不挑工作、熱愛加班:因當地不易找尋工作且待遇低,來台後可接受工作環境、內容較差,但喜歡藉由加班來
增加收入。

5.安分守己、克勤克業:遵守公司規定、極少違規受處份。

 

 注意事項

 

1.回教教義與本國道教思想,相差甚遠有思想與文化上的極大不同。
2.因回教徒關係,有每天朝拜阿拉五次的教規。來台工作之勞工會約束於作時間外進行。
3.回教徒不食豬肉,請準備非豬肉類餐食。
4.因地處赤道國家,天氣炎熱造成個性時有散慢及被動的情況。
5.印尼人對國家民族歸屬感較強,管理須針對民族性用愛心與技巧善加輔導。

 

 引進外國人供膳宿費

 

新台幣五千元為參考上限,但實際上依各引進國辦事處規定之金額以及雇主所需要扣除的費用為基準。